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教育   453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51.
本研究从“概念变化”的视角,探讨高校教师教学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以及培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象是“FD-QM高等教育混合在线课程质量标准”教师培训项目,一项有关课程设计的全国性高校教师培训项目。通过定量分析学员提交的300份课程评审作业,考察他们对标准背后的“一致性建构”课程设计原理是否准确理解。研究发现,教师在课程评审中出现了不稳定、前后矛盾的结果,表现出有悖于“一致性建构”原理的、失衡的评审图式,这从深层次说明教师在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实现“概念变化”上存在困难。研究还探讨了从促进教师“概念变化”的高度创新教师教学培训模式的必要性,并揭示了本土情境下丰富“概念变化”理论的未来课题,以更有效地引导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452.
453.
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这一理论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开创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迈上了新境界,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有利的文化条件。 在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具有权威性和统一性,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文化使命与中国教育事业密切关联。中国的教育研究既要直接参与中国现代文明的构建,也要贡献于新一代知识人的塑造,这空前考验着当代学人的独立思辨能力和明体达用的理论自觉。 第一,中国的教育学是嵌入国体与社会的教育学。在过去的学科构成中,从名词、概念、理论到知识系统还混杂着许多未经系统甄别的翻译与借用。在教育问题上,局部的对等性往往不能确保移植后的全局有效性,以至于在外界看来教育学科似乎存在某种自言自语的“悬空感”。如今,教育领域日益成为社会问题的焦点,教育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科交叉的创新热点,“名实分离”的情况却使得相关讨论如履泥沼。习惯性地将舶来的教育学理论当作无须质疑的公理权威,将未经澄清的应景辞令作为前提预设来开展研究,难免越走越偏。如何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洞察精微的敏锐去弥合名实之间的鸿沟是学者的重要使命。 第二,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教育传统,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更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理解中国的教育不仅要贯通当前的实践经验,更要追本溯源,把握“教之所由生”。中华文明的古老经典系统中有大量涉及教育宗旨、学习要义、人格典范和社会理想的论述,这些宝贵的遗产尚未得到全面的继承和开发。另一方面,得益于近百年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术发展,今天我们有条件以现代人的生活体验和真切的国际比较来重新认识古典的价值。“两个结合”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要统摄古今,守正创新、返本开新是进一步推动教育学理论创建的重要方法论。 第三,面向宏伟的文化建设事业,理想绘就的蓝图越伟大,在行动中就越需要确保一梁一柱、一砖一瓦都扎实坚固。对研究和教学而言,最根本的依旧是兢兢业业的日常工作。对典型现象循名责实,对关键概念详密论证,对重要议题严谨辨析,对疏漏偏误郑重批评,学术上的每一步进展都要经得起推敲,每一项研究都不能好大贪功。一篇文质兼美的学术论文,既能体现出士大夫式的文化责任感,亦不失专业上的严谨与精密,它对时代命题的贡献宁可是实质上的一小步,也要好过形式上的一大步。为此,学术创新既需要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纯熟的论证技艺,也需要关联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未来构想。  相似文献   
454.
针对愈演愈烈的教育升学竞争,相关研究构成了跨国家、跨学科的讨论。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桑德尔和耶鲁大学法学教授马尔科维茨在他们各自新作中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教育竞争的理论根源——优绩主义。当我们教育界不假思索地基于这个概念来分析讨论中国教育竞争生态之前,有必要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前提。 优绩主义或优绩制(Meritocracy)是1958年英国工党社会学家迈克尔·杨在他虚构的社会幻想小说中创制的概念。针对贵族制社会根据先天命定的家庭出身、财富阶层或者种族血统来分配统治资格,优绩制社会根据一个人自己的才能、努力和业绩来配置社会地位。作者想要表达的本意是,优绩制虽然比贵族制先进,却仍不能实现彻底平等化的理想。在小说中,大众日益累积的不满还是造成了政治风险。现实中,优绩制的构想与美国二战后的政治经济形态以及高等教育扩张十分契合,可谓大行其道。 “选贤任能”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它并非20世纪小说中的乌托邦,而是在历史经验中形成的文化传统。从西周至春秋战国,“贤贤”原则便逐渐上升到与“尊尊”“亲亲”相当的地位,更不用说历朝历代以科举为代表的政教制度所巩固下来的社会心理。2016年贝淡宁出版了《贤能政治》专门阐释中国尚贤制的合理性,在国际学界强化了这个英文词与中国现实的对应关系。问题在于,虽然拥有高学历在中美两国取得社会认可与职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国高考制度和美国的大学入学招生机制完全不同,那些针对美国教育系统而论的优绩制特性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理解中国的情况? 不论是古代科举制还是现代高考制,中国的“选贤与能”在各个时期都是由中央政权来定义的。高考命题宗旨表明,中国教育选拔制度坚持的是“为国选材”的价值导向。不宁唯是,在领导性地位的分配中“统一选拔”“德才兼备”始终是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信念。在美国,优绩制的理想图景是诸多社会团体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推举人才,由此形成一个“和而不同”的精英集团。美国教育界对何为优绩的认定是分权的,具体表现在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以及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几家主要机构的测试权。 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统一的贤能定义能够代表“整体权威”和“致公去私”的教育追求,而分权的优绩定义代表的是社会中不同局部的偏好性价值观。前者开辟的赛场是奥运竞技式的,所动员的学习努力是公开和同向的;后者营造的场域是拍卖会式的,所激发的竞争首先是目标取舍与策略规划能力,其次才是学业努力。 从贤能制与优绩制所注重的具体才能来看,选拔区分度主要落实在数理化等客观知识还是人文艺术等没有客观答案的文化素养方面,其教育立场和社会影响也会具有质的不同,这构成了一个比较分析维度。简言之,在教育竞争中,重理还是重文要区别看待。前者的选拔评价客观明确,后者却无法避免依靠文化精英做出裁量。另一方面,就学习成本投入和学以致用的价值而论,侧重不同知识和素质的优绩竞争会带来不同的社会效应。 由于政治体制、教育选拔制度、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即使大原则一致,美国的优绩制在诸多侧面与中国的贤能制旨趣不同。中国的贤能制研究恐怕不能完全建立在国外优绩主义研究的基础上。相应的改革建议、对过度竞争的调节措施更要考虑到教育动员、社会影响和政治形态的本土根基。  相似文献   
455.
基于类型教育理念推进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实践,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针对学校科研评价存在的不足,S高职院校以类型教育为理念,建立了应用导向的成果评价制度,形成了科技成果的分级分类体系,建立了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以诊断性评价功能激发了教师科研的内驱力,在应用型科研评价体系构建、科研成果的数量规模、科研学术氛围的营建,以及科研评价示范效应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绩。S院校的改革实践启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评价应找准定位,突出高职科研类型与学校特色;分类实施,确保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的科学性;质量导向,推进科研成果评价的分级与分类;协同发力,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与有效激励;数字赋能,实现教师科研评价的智能便捷。  相似文献   
456.
基于同步在线教学大数据开展过程性评价不仅能够反映在线教学质量,还能为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的研究借鉴。使用中国某研究型大学385门同步直播课程的3575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同步在线教学平台实时记录的大数据、学校行政管理数据和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全面刻画了同步在线课程中大学生的三种出勤特征,从学生参与视角对同步在线课程质量进行过程性评价。研究发现:同步在线课程中学生的过程性参与亟需关注,整节课缺勤、部分缺勤均随课程推进而逐渐上升,隐性缺勤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男生、农村学生、成绩较差及大四学生的缺勤比例更高且上升更快,必修课、班级规模大、互动水平低、没有出勤考核要求的课程中学生缺勤更加严重;进一步的回归结果表明,班级规模、学分数、课程类型、上课时间、考核方式等课程管理制度,以及课堂互动水平、目标清晰度等教学设计因素对抑制缺勤、提升在线课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7.
高等教育的命题和难题之一是选拔品学兼优的人才。伦理学研究指出品德是行动力,而学业是大学生日常最重要的行为活动,动态学业表现其实是学生的品德实践。本研究使用某大学2020级本科生学业记录和入学前调研数据,基于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业准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了学生大一第一学期的院系内预期排名、实际排名和预期排名的差距(回归模型残差),并考察这一差距和学生入学前人格特质、人生目标特征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实际排名远超出预期排名的学生具有利他人生目标,实际排名远低于预期排名的学生抱持利己人生目标,而且前者人格尽责性得分显著更高。也就是说,在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时期,具有利他目标的学生在学业上超越自己,具有利己目标的学生在学业上面临挫败;前者是个人品德尽责性、公共品德利他人生目标以及学业兼优的人才。这些结果表明,实际排名和预期排名差距这一学业动态指标可以用于鉴别学生的品德人格,成为品德考察的一个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58.
美国教育研究学会2009年会4月中旬在圣地亚哥召开,会议以"有规范的探寻:知识圈中的教育研究"为主题,展开跨学科的研究对话,多元与创新是笔者亲历此会的深切感受.  相似文献   
459.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随着2019年中国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父母培养出下一代大学生。未来第一代大学生数量将逐渐减少,不再是校园中的主体人群。目前在中国顶尖大学中,家庭非第一代(第二、三代)大学生已形成一定规模,他们受惠于家庭教育,在大学中显现出学习优势。美国比中国提早半个世纪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美国第一代大学生已经呈现相当大的学业困境,种族、移民和贫困问题叠加的复杂社会背景加剧了教育弱势的代际再生产。综述一系列实证研究结果,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受益于高考的学力筛选和价值导向,加之普惠公办教育和传统文化信念的赋能,短期内有可能不至于陷入美国第一代大学生的绝对弱势,有机会实现学业追赶和社会地位的跃升。但长期来看,来自体制、政策与文化的有利因素很可能逐渐削弱,需要前瞻性的学术研究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60.
大学生兼职是否影响学业成绩存在竞争性理论假设、相互矛盾的实证结果。本文运用元分析循证方法,基于32项有效研究,涉及57个效应量和55973个样本,尝试解释这些相互矛盾的结论。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兼职和学业成绩存在较弱冲突效应(r=-0.083);具体来看,与本专业相关的兼职能提高大学生学业成绩,每周10小时以内兼职也能助益成绩提升,但超出此阈值,兼职时间越长,学业成绩下滑越明显。鉴于此,高等院校需要重视吸引工作取向型的学生重新投入学习,并且引导学生选择与专业紧密相关的高质量兼职并适度配置兼职时间,从而削弱兼职投入对学业成绩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